买了咖啡机之后的感悟
大概是上个月,因为我的母亲闲着无聊买了咖啡机享受精致生活,于是我也想着买个玩玩。在那之前我一直是个不喝咖啡的人,单纯觉得不好喝,之后跟着朋友玩了一下手冲,说实话我并没品尝出来其中的“巧克力”“”果酸“”花香“等等,只是觉得有点苦,但是也不是很难喝,手冲的过程有些繁琐,所以就一直没再尝试。(其实我后来有理解到“巧克力”是什么味道,还挺有趣的)
我买了索利斯 Solis 的 sk1170 ,国内好像只卖两千出头,日本卖三千多吧,也不算太离谱,也了解到其实大部分咖啡机都是国内那几个代工厂代工的,所以很多咖啡机的压力表设计都一摸一样。我买这个主要是因为它的外观好看,而且和德隆不一样是 54mm 的过滤头,可能会更好用吧。
买来之后用只做奶咖,Notion 做笔记,记录每一个变量,理解了什么是拿铁,什么是澳白,短笛啥啥的,乐趣无穷。折腾了一个月之后发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配方:
- 豆子:kaldi 的中烘偏コク一点的豆子
- 磨豆:4 ~ 5 档
- 豆粉:15.5g
- 萃取时间: 25s
- 咖啡量:20g
- 牛奶:145g
- 奶泡:微泡
有点贴近澳白,喜欢稍微浓郁一点的感觉。
最近也发现了其实日本人对于拿铁的理解蛮高级的,就是只提供拿铁,没有什么澳白,短笛。因为说到底,这些都是奶咖,日本的一些店长只会提供一个他觉得最适合,平衡最美妙的奶咖给你,叫做拿铁。觉得还蛮有意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