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时间。

尽管出发点不同,但康德的“物自体”和爱因斯坦的“客观实在”在试图描述某种无法感知的“现实”层面时是相似的,两者都认为存在于人类认知之外的独立现实,只能通过经验和理论来间接地认识它们。唯一的区别是本体论与认识论,康德的“物自体”是说独立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事物,人类的感官只能感知到现象,而无法感知到现象背后的物自体。而爱因斯坦的“客观实在”是在说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事物,客观实在是物理学理论所描述的现实。但这种“物自体”和“客观实在”都在受量子力学,特别是多世界理论的挑战,量子力学引入了不确定性原理和观察者效应,观察不仅会影响到被观察的系统,而且在某种意义上,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相互联系的。这一点与康德的物自体概念有所区别,因为它暗示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现实本身是相互影响的。而与爱因斯坦的“客观实在”相比,量子力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强烈挑战了这种绝对的客观性,尤其是在讨论非定域性和纠缠态时。然后在多时间理论中,时间都已经不是单一线性的...就不用说了(